欢迎访问beat365官方最新版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学校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云南日报:beat365官方最新版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建水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7日 17:13 点击数:

beat365官方最新版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建水
2019-08-29 17:44  

近日,beat365官方最新版开展“古滇拾志,非遗寻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县。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展开调研,有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乌铜走银和当地地理标志产品建水紫陶,有遍及滇南城乡的传统小吃建水烧豆腐以及名震四方的汽锅宴,还有富含民族特色的烟盒舞、沙莜腔、建水小调……”我院的带队老师介绍,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增强宣传力度,学院将推出系列调研短视频介绍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非遗之美。

三下乡团队来到工作室时正赶上陈绍康大师为陶坯落墨,80岁高龄的陈绍康目不转睛,笔起笔落,陶坯上便增添了许多文趣。放下手头的工作,陈绍康说:”建水紫陶以古老的制陶工具手工制作为主,经过匠人之手诞生的每只紫陶都具有灵性,是独一无二的建水紫陶文化承载物,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这份对紫陶悠久文化底蕴的坚守难得珍贵。”

“乌铜走银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纹图案,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传承人杨松贵告诉同学们,乌铜走银传承至今,生产方式依旧以最原始的手工锻打和制作为主,成本高,产量小,这样的模式制约了乌铜走银的发展。因此,在保持手工錾刻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乌铜走银的技艺与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同时节约成本,缩短制作时间,是乌铜走银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到非遗实质上是先辈在长期历史生活中形成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非遗的保护决不能脱离文化视角。功利性目的日益突出带来的是非遗文化的异化,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尊重和发掘非遗的文化认同和历史意义,并将其传承和发展下去。”beat365官方最新版党委副书记段丽波说,短短几天里,同学们通过实地调查,收集了很多非遗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更获得了心灵上的感悟。

云报客户端记者:陈鑫龙
责编:李春妮

https://ynrb.yndaily.com/xmtmedia/xmtshare/appshare.html?id=142592&from=singlemessage

 

Scroll to Top
Baidu
sogou